shén guà guàn

神武挂冠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shén wǔ guà guàn 怎么读

注音 ㄕㄣˊ ㄨˇ ㄍㄨㄚˋ ㄍㄨㄢˋ

繁体神武掛冠

感情 中性成语

神武挂冠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南朝梁陶弘景“家贫,求宰县不遂。永明十年,脱朝服挂神武门,上表辞禄”。见《南史 隐逸传下 陶弘景》。后以“神武挂冠”指辞官隐居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南朝梁陶弘景“家贫,求宰县不遂。永明十年,脱朝服挂神武门,上表辞禄”。见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陶弘景》。

  • 语法:

    神武挂冠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清·王夫之《石崖先生传略》:“置吾兄于神武挂冠,华顶高服之间,而兄亦不受。”

神武挂冠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家贫,求宰县不遂。永明十年,脱朝服挂神武门,上表辞禄。

-----唐·李延寿·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陶弘景》

神武挂冠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中记载了一则富有深意的故事,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末年,王莽篡位之际。当时,王莽为巩固权位,对亲儿子王宇的谏言也毫不留情,将其逼至自尽。这一极端行为在外界被误解为“大义灭亲”,然而,一位名叫逢萌的官员却洞若观火,看出王莽的不仁不义。 逢萌认为,王莽此举已彻底背弃了君臣、父子、夫妻之间的基本伦理,社会将因此陷入混乱。为了不被这即将来临的祸乱所波及,逢萌毅然决定辞去官职,远离这是非之地。他摘下头上的乌纱帽,高悬于都城东门的门楣之上,象征着他与官场的决裂,然后悄然离开京城,带着家人远赴辽东。 在辽东,逢萌并未忘记故土和旧时的朝廷,他常常头戴瓦罐,以此象征自己曾经的官职,同时也在无声地指责王莽对天下造成的祸害。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了成语“挂冠而去”,用以形容那些不迷恋官位、勇于放弃的人。这个成语也常被写作“挂冠归去”或“挂冠而归”,都传达了同样的含义——一种超脱名利、追求自由的高尚品质。 通过这个故事和成语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逢萌那种不为权势所动、坚守个人信仰的崇高精神,还能体会到古人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。这些故事和成语,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,激励着后人在面对选择时能够坚守初心,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。

神武挂冠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神武挂冠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én), 礻部,共9画

(1)(名)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;也指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~位|财~。

(2)(名)神话传说中的人物;有超人的能力:用兵如~。

(3)(形)特别高超或出奇、令人惊异的:~速|~效。

(4)(名)精神;精力:费~。

(5)(名)(~儿)神气:~色|~情。

(6)(形)〈方〉聪明;机灵:这孩子真~。

(7)姓。

读音(wǔ), 止部,共8画
[ wǔ ]

1.关于军事或技击的,与“文”相对:武装。武器。武警。武林。武坛。武生。武旦。武丑。武净。武举。

2.勇猛,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断。武士。武夫。

3.半步,泛指脚步:步武。踵武。行(xíng )不数武。

4.姓。

读音(guà), 扌部,共9画

(1)(动)借助于绳子、钩子、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

(2)(动)把耳机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:电话先不要~;等我查一下。

(3)(动)〈方〉指交换机接通电话;也指打电话:请你~总务科|给防汛指挥部~个电话。

(4)(动)钩:钉子把衣服~住了。

(5)(动)〈方〉(内心)牵挂:他总是~着队里的事。

(6)(动)〈方〉(物体表面)蒙上;糊着:脸上~了一层尘土|瓷器外面~一层釉子。

(7)(动)登记:~失|~一个号。

(8)(量)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:一~四轮大车|十多~鞭炮。

读音(guān,guàn), 冖部,共9画
guānguàn

1. 帽子:衣冠。冠戴。冠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冠楚楚。

2.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冠子。鸡冠。树冠。冠状动脉。

1. 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冠。

2. 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冠军。

3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