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í shǒu niān lái

随手拈来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suí shǒu niān lái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随手拈来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拈:用手指捏取东西。 随手拿来。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,用不着怎么思考。

随手拈来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前身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来俱天成。

-----宋·苏轼·《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》诗

随手拈来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夏竦,这位宋代文人,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厚的功底,其作品广受后世赞誉。他在诗作《雪后赠雪苑师》中抒发了这样的情感:“苑中又见梅花发,信手拈来总是春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花园中看到梅花盛开的情景,仅仅随手摘下一片梅花,就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浓郁的春意。通过这一细腻的描绘,诗人传达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以及对生命恒久不变的深深渴望。随着时间的流转,“信手拈来”这一表达逐渐为人们所熟知,也常被称为“信手拈出”或“随手拈来”。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文人墨客在写作时,能够毫不费力地、熟练地运用各种素材与词汇,构思出美妙的诗文。

随手拈来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uí), 阝部,共11画

(1)跟从。

(2)(介)跟(表示所依据的条件):~着形势的发展;我们更需要更新知识。

(3)(动)顺从:~顺|~风转舵。

(4)(连)任凭:~意。

(5)(动)顺便:~手。

(6)(动)像:他举止~他爸爸。

(7)(副)随时;表示前后的动作紧接着发生:~叫~到。

(8)〈连〉不管;无论:~他去吧。

(9)姓。

读音(shǒu), 手部,共4画

(1)(名)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

(2)(动)拿着:人~一册。

(3)(形)小巧而便于拿的:~册|~折。

(4)(形)亲手:~抄。

(5)(~儿)量词;用于技能、本领:他真有两~。

(6)(名)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:选~|能~。

读音(niān), 扌部,共8画

(动)用两三个手指头夹;捏:~阄儿|~轻怕重。

读音(lái), 一部,共7画

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13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