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 zhōu

不食周粟

  • 结构 动宾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bù shí zhōu sù 怎么读

注音 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不食周粟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原指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指清白守节

  • 出处:
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不食周粟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骨气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,因为两人曾经议定“不食周粟”,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。(鲁迅《故事新编 采薇》)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卑躬屈膝

不食周粟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

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

不食周粟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“不食周粟”比喻坚决反对某种行动或主张。此典出自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守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殷朝末年,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伯夷,小儿子叔齐。国君在位时,就想让叔齐继承王位。国君死后,叔齐觉得自己比伯夷小,就把国君之位让给伯夷。伯夷说:“立你为国君,是父亲的意思,我怎么能接受呢?”两人相互推让,都不愿做国君。最后,两人弃位逃往西部周文王处。刚走到半路,伯夷、叔齐碰上周武王的部队。原来周文王已死。武王继承了王位。还来不及埋葬父亲,他就用车载着周文王的遗像,前去攻打纣王。伯夷、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苦苦劝谏说:“父亲死后不埋葬,反而兴兵讨伐,说得上孝道吗?以臣子的身份去杀害君王,说得上仁慈吗?”武王手下的士兵见了,想要杀死他们。姜太公说:“他们是仁义之人。”就叫士兵把他俩扶开。周武王平定殷朝之后,天下都属于周朝。为此,伯夷、叔齐感到耻辱,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,后来他们隐居在首阳山中(“伯夷、叔齐耻之。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”),靠采摘蕨菜度日,他俩编了一首歌,歌中唱道:“登上西山啊,采摘蕨菜。残暴代替残暴啊,不知谁是谁非(“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”注:伯夷、叔齐认为殷和周都是一样的残暴)?神农、舜和禹已经消逝啊,我们将依靠谁?往哪里啊往哪里?生命就这般衰微!”

不食周粟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不食周粟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shí,sì), 食部,共9画
shísì

1. 吃:食肉。食欲。

2.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3.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4.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1. 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
读音(zhōu), 冂部,共8画

(1)(名)圈子:绕场一~。

(2)(名)周围:四~|圆~。

(3)(动)绕一圈:~而复始。

(4)(形)普遍;全:~身|~知。

(5)(形)完备;周到:~密|~详。

(6)(名)星期:~报|~刊|~末。

(7)(名)即周波;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;叫一个周波。

(8)(动)接济:~济。

(9)(名)朝代;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;姬发所建。参见“西周”;“东周”。

(10)(名)北周。

(11)(名)后周。

(12)(名)姓。

读音(sù), 米部,共12画

(1)(名)谷子。

(2)(名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