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道扬镳
- 结构 偏正式成语
- 感情 贬义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fēn dào yáng biāo 怎么读
注音: ㄈㄣ ㄉㄠˋ 一ㄤˊ ㄅ一ㄠ
繁体:分道揚鑣
感情 贬义成语
分道扬镳的意思
解释:
道:路;镳:马嚼子;借指为马;扬镳:驱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
出处:
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语法:
分道扬镳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示例:
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,早已分道扬镳了。
英语:
each going one's own way
日语:
それぞれ別の道を行く。〈喻〉めいめい思い思いの道を進(すす)む
俄语:
пойти рáзными путями
其他:
<德>hier trennen sich die Wege
近义词:
各奔前程、风流云散
反义词:
志同道合、并驾齐驱、携手合作
分道扬镳的出处
高祖曰:“洛阳,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;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-----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河间公齐传》
分道扬镳的典故
此典出自《北史·魏诸宗室·河间公齐》孝文曰:“洛阳,我之丰、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及出,与彪折尺量道,各取其半。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时候,元志做洛阳令。元志青年时代读过不少书,学识丰富,并且办事干练,为人强悍。他的父亲曾经救过皇帝的命,所以元志在孝文帝面前,有些自鸣得意。 有一天,元志乘车出门,在路上巧遇朝廷的御史中尉李彪。李彪的官职比元志高,按礼节元志应该给李彪让路,但是元志毫不谦让,双方争执不下,于是两人只好一块来见孝文帝,让孝文帝裁决。 见了孝文帝,李彪说:“我是朝廷上的近臣,哪有洛阳令与我抗衡的道理?” 元志说:“神乡县士,普天之下谁不编户?所有居住在洛阳的人全部都编在我的户籍中,我岂有趋避中尉的道理?” 孝文帝看看他们俩人,由于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近臣僚,不好评判是非,只好说:“洛阳是我们的国都,自然应该分路而行,从今以后,你们还是分开走吧!” 从那以后,元志便与李彪折尺量道,每人占用一半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