咄咄怪事
- 结构 偏正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duō duō guài shì 怎么读
注音: ㄉㄨㄛ ㄉㄨㄛ ㄍㄨㄞˋ ㄕˋ
繁体:咄咄恠事
感情 中性成语
咄咄怪事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咄咄:表示惊讶的声音。使人惊讶的怪事。形容事情不合情理;叫人不能理解。
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黜免》:“殷中军(殷浩)被废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语法:
咄咄怪事偏正式;作宾语;与岂非、真是等连用。
示例:
噫!一小说之微,而竟有如斯之法律,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,亦咄咄怪事,咄咄怪事。(清 陶曾佑《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》)
英语:
monstrous absurdity
日语:
驚くべき奇怪事(きかいこと),奇怪千万なこと
俄语:
стрáнный случай
其他:
<德>was für eine merkwürdige Angelegenheit
<法>absurdité énorme 近义词:
莫名其妙、不可思议
反义词:
合情合理、顺理成章、天经地义、理所当然
咄咄怪事的出处
折叠展开
殷中军被废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而已。
-----南朝宋·刘义庆·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
咄咄怪事的典故
折叠展开
“咄咄怪事”指使人惊奇并难于理解的怪事。 此典出自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被废,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。杨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 晋朝有一个人姓殷,名浩,字深源。他不但有学问,而且很有口才。朝廷看见他有才能,便封他做建武将军,统率扬、豫、徐、兖、清等五个州的军队。 后来朝廷派他领兵跟敌人作战,殷浩惨遭失败,于是朝廷不仅免了他的官职,还把他流放到信安去。殷浩被流放到信安之后,郁郁不得志,内心里对朝廷赏罚不明感到非常气愤,满肚子的牢骚无处发泄。因为他在以前,从来没有对朝廷说过半句不平或怨恨的话,但每天总要书写“咄咄怪事”这几个字,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。
咄咄怪事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咄咄怪事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