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é

不绝如缕

  • 结构 补充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bù jué rú lǚ 怎么读

注音 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

繁体不絶如縷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不绝如缕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绝:断;缕:细线。似断未断;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。比喻情势危急。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;也形容声音微弱;但未中断。原作“不绝若线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馀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不绝如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声音、书信、情绪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音乐会上,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

  • 英语:

    almost extinc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危如累卵、岌岌可危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牢不可破、安如泰山

不绝如缕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夷狄也,而亟病中国,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

-----战国·公羊高·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

不绝如缕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在西周晚期,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退,诸侯国的纪律也随之松弛,这为一些被驱逐的异族提供了重返并占领土地的机会。《公羊传》中对这一时期的形势有生动的描述:“夷狄也,而亟病中国,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中原地区所面临的严峻局面:南方的夷人和北方的狄人相互勾结,对中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,形势危急到了极点,仿佛一根细线悬挂着,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。 由此,成语“不绝如缕”应运而生,最初用以比喻形势的危急,如同即将断裂的细线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个成语的内涵得到了扩展,现在常用来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传承人极为稀少,或者用来形容声音、思绪等细微而持久。此外,它也有“不绝若线”、“不绝如线”等变体形式。

不绝如缕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jué), 纟部,共9画

(1)(动)断绝:~交|~缘|隔~|拒~|络绎不~。

(2)(动)完全没有了;穷尽;净尽:斩尽杀~|法子都想~了。

(3)(形)走不通的;没有出路的:~地|~壁|~处逢生。

(4)(形)独一无二的;没有人能赶上的:~技|他的书画可称双~。

(5)(副)极;最:~大多数|~大部分。

(6)(副)绝对(用在否定词前面):~无此意。

(7)(名)绝句:五~|七~。

读音(rú), 女部,共6画
[ rú ]

1. 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
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

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

4. 到,往:如厕。

5. 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
6. 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
7. 与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
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
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如其来。

10. 表示举例:例如。

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如无出”。

12. 〔如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

13. 姓。

读音(lǚ), 纟部,共12画

(1)(名)线:千丝万~|不绝如~。

(2)(副)一条一条;详详细细:~述|条分~析。

(3)(量)用于细的东西:一~麻|一~头发|一~炊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