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ǎo

不避子卯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bù bì zǐ mǎo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不避子卯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子、卯:古人认为子日和卯日为恶日。不回避子、卯等不吉利的日子。指不迷信,没有忌讳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朝夕哭,不辟子卯。”

不避子卯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朝夕哭,不辟子卯。

-----·佚名·《仪礼·士丧礼》

不避子卯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bì), 辶部,共16画

(1)(动)躲开;避免:~难|~暑。

(2)(动)防止:~雷针。

读音(zǐ), 子部,共3画

1.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2.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3.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4.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5.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6.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7.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8.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9.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10.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11.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12.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13.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14.  姓。

读音(mǎo), 卩部,共5画

(1)(名)地支的第四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

(2)(名)卯眼。某些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