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ì

拔旗易帜

  • 结构 连动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bá qí yì zhì 怎么读

注音 ㄅㄚˊ ㄑ一ˊ 一ˋ ㄓˋ

繁体拔旗易幟

感情 中性成语

拔旗易帜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旗:旗帜;易:换。拔掉别人的旗子,换上自己的旗子。比喻取而代之

  • 出处:
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:“赵见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赵壁,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拔旗易帜作谓语;指取代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已经无能为力了,趁早拔旗易帜,让别人干吧

  • 英语:

    to replace somebody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拔帜易帜

拔旗易帜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赵见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赵壁,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

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

拔旗易帜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韩信在得到刘邦的任命后,成为汉军的大将,他带领汉军接连攻破了魏、代两国。随后,他率领数万精锐之师,向东挺进井陉,直接威胁到了赵国的安全。 赵王与主将陈馀在井陉口紧急集结了20万大军,企图阻挡韩信的进攻步伐。然而,韩信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处便下令全军休息。接着,在夜色掩护下,他精心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,每人手持一面红旗,悄无声息地前往井陉口山,并命令他们隐蔽待命。 当破晓时分,韩信又派遣了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发起猛烈进攻。赵军见状,立即打开营门迎战。而就在此时,那两千名事先隐蔽在山后的汉军骑兵,趁着赵军营内空虚,迅速冲入赵军营地,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红色旗帜。 与汉军激战的赵军因遭遇顽强抵抗而无法取得胜利,当他们打算返回营地时,却发现自己的营地已经插满了汉军的红旗。赵军误以为赵王已被汉军俘获,军心瞬间崩溃,将士们纷纷四散奔逃。此时,汉军从两面夹击赵军,不仅杀死了主将陈馀,还成功活捉了赵王。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“拔赵帜易汉帜”,意指推翻旧有的势力或体制,建立新的秩序或政权。该成语也常被写作“拔帜易帜”、“拔旗易帜”或“拔帜树帜”等形式,用来形容推翻或取代某物或某人。

拔旗易帜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á), 扌部,共8画

(1)(动)抽出;拽zhuài出:~刀|~牙|~草。

(2)(动)吸出:~毒|~火罐。

(3)(动)挑选:选~|提~。

(4)(动)攻取:~据点。

(5)(动)超出;高出:~尖|出类~萃。

(6)(动)起动:~步|~脚|开~。

(7)(动)把东西放在水里泡。

读音(qí), 方部,共14画

(1)(名)旗子:国~|红~|挂~。

(2)(名)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;后泛指属于满族的:~人|~袍。

(3)(名)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;相当于县。

读音(yì), 日部,共8画

(1)(形)轻易;容易:~于|简~。

(2)(形)平和:平~近人。

(3)(形)〈书〉轻视。

(4)(动)改变;变换:变~|移风~俗。

(5)姓。

读音(zhì), 巾部,共8画

(名)旗帜;旗子:旗~|独树一~。

拔旗易帜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