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ē lái zhī shí

嗟来之食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jiē lái zhī shí 怎么读

注音 ㄐ一ㄝ ㄌㄞˊ ㄓ ㄕˊ

繁体嗟來之食

感情 中性成语

嗟来之食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嗟:不礼貌的招呼声。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
  • 出处:
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‘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嗟来之食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五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a handou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盗泉之水、残羹冷炙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自食其力

嗟来之食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齐大饥,黔敖为食于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有饿者,蒙袂辑屦,贸贸然来。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,曰:”嗟!来食。“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”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“从而谢焉,终不食而死。

-----西汉·戴圣·《礼记・檀弓下》

嗟来之食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周朝时候,齐国发生了饥荒。有个叫黔敖的财主,装模作样的在路上摆了食物,说是要施舍给饥民吃。一会儿,有个饥汉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,黔敖左手端了吃的,右手捧了喝的,眼睛望着天空,吆喝着对他说:“咳!看你饿成这个样子,拿去吃吧!”那饿汉张大眼睛瞧了瞧黔敖,气愤地说:“我正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着给我的东西,所以才饿成这个样子。你快拿回去吧!”最后这个饿汉饿死了。

嗟来之食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iē), 口部,共12画

(1)(动)〈书〉叹息。

(2)文言叹词。

读音(lái), 一部,共7画

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13.  姓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shí,sì), 食部,共9画
shísì

1. 吃:食肉。食欲。

2.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3.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4.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1. 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