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n miàn zhī jiāo

半面之交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bàn miàn zhī jiāo 怎么读

注音 ㄅㄢˋ ㄇ一ㄢˋ ㄓ ㄐ一ㄠ

繁体半靣之交

感情 中性成语

半面之交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。意谓交情不深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62回:“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,此语从何而来?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半面之交作宾语;形容交情很浅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与道友未半面之交,此语从何而来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二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have met only onc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一面之交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莫逆之交

半面之交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奉年二十时,尝诣彭城相袁贺。贺时出行闭门,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,奉即委去。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,识而呼之。

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

半面之交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根据《后汉书》中的记载,东汉时期的应奉因其惊人的记忆力而闻名。他曾经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了一位车匠,并立刻认出了对方。这位车匠却对应奉毫无印象,直到应奉提起多年前的一面之缘。 原来,在应奉二十岁的时候,他曾去拜访彭城长官袁贺。当时袁贺不在家,大门紧闭。应奉失望地准备离开时,突然看到大门开了一条缝,从门缝中露出了车匠的半张脸。车匠只是匆匆瞥了应奉一眼,便又关上了门。 几十年过去了,应奉已经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,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位只见过半面的车匠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了“半面之交”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浅淡的人,或是仅有过一次短暂交往的人。这个成语也常被称为“半面之旧”或“半面之识”,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。

半面之交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àn), 丶部,共5画

(1)(数)二分之一;一半(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;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):~百|~大|~年|~尺|一斗~。

(2)(数)在…中间:~夜|~山腰|~天|~晌。

(3)(副)比喻很少:一星~点。

(4)(副)不完全:~新的楼房|房门~开着。

读音(miàn), 面部,共9画

(1)(名)头的前部;脸:~孔。

(2)(动)向着:背山~水。

(3)(名)物体的表面;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~|地~|桌~|~儿。

(4)(动)当面:~谈|~洽。

(5)(名)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:鞋~|~儿。

(6)(名)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;有长有宽;没有厚:平~|~积。

(7)(名)部位或方面:正~|片~。

(8)(助)方位词后缀:上~|前~|外~|西~。

(9)(量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~镜子。

(10)(量)用于会见的次数:一~镜子。

(11)(名)粮食磨成的粉;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~|豆~。

(12)(名)(~儿)粉末:药~儿。

(13)(名)面条:挂~|切~。

(14)(形)〈方〉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~瓜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jiāo), 亠部,共6画

(1)(动)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:~活|~税|~公粮。

(2)(动)到(某一时辰或季节):~子时|~九的天气。

(3)(动)(时间、地区)相连接:~界|春夏之~。

(4)(动)结交:~朋友。

(5)(动)交往;交谊:邦~|建~|绝~。

(6)(动)(人)性交:~媾|杂~。

(7)(动)互相:~换|~流|~易|~谈。

(8)(动)一齐;同时(发生):风雪~加|饥寒~迫|惊喜~集。

(9)(名)跟头:跌~|摔了一~。〖交兵〗jiāo bīnɡ(动)〈书〉交战。动宾式:交|兵。两国~必有一伤。(作谓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