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ò jué

络绎不绝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luò yì bù jué 怎么读

注音 ㄌㄨㄛˋ 一ˋ ㄅㄨˋ ㄐㄩㄝˊ

繁体络繹不絶

感情 中性成语

络绎不绝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络绎:前后相连;连续不断。不绝:也是不断之意。形容行人、车马、船只等来往频繁;连续不断。也作“络绎不断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南匈奴传》:“窜逃去塞者,络绎不绝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络绎不绝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梦里所到的地方,竟是一片康庄大道,马来车往,络绎不绝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十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in an endless stream

  • 日语:

    引っきりなしに行き来している,人馬らくえきとして絶えず

  • 俄语:

    непрерывно<беспрерывно>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dicht aufeinanderfolgend<法>se suivre sans interruption

  • 近义词:

    连绵不断、川流不息、源源不断、纷至沓来、继续不停、接踵而至、接踵而来、熙来攘往、车水马龙、接连不断、骆驿不绝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七零八落、门可罗雀、门庭冷落、寥寥无几

络绎不绝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(臣)连年被疾,为朝廷忧念。皇太后、陛下哀怜臣强,感动发中,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,络驿不绝。

-----东汉·刘强·《临命上疏》

络绎不绝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此典出自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到郡,招怀山贼阳夏赵宏、襄城召吴等数百人,皆束后降,悉遣归附农。因自劾专命,帝美其策,不以咎之。后宏、吴等党与闻威信,远自江南,或从幽、冀,不期俱降,骆驿不绝。”   公元28年,郭伋中山太守,第二年,转为渔阳太守。渔阳在遭受王莽之乱后,社会混乱,贼寇横行。郭伋到任,励精图治、赏罚分明、打击元凶、瓦解贼众,于是渔阳郡内的盗贼销声匿迹了。当时,北方的匈奴经常侵扰渔阳郡界,边境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。郭伋训练兵马,设下攻守的计策,匈奴闻风丧胆,从此不敢再来挑衅,广大民众得以安居乐业。郭伋上任五年来,渔阳郡稳定有序,人丁兴旺。后来,颍川郡内盗贼群起,民不聊生。公元33年,朝廷征拜郭伋为颍川太守。临行时,光武帝召见郭伋,慰劳他说:“你是一个贤能太守,此去山高路险,请多保重。”   郭伋到达颍川郡后,用德行安抚山贼,阳夏的赵宏、襄城的召吴等数百人都放下武器投降,郭伋就自作主张把他们全部放回家乡务农。郭伋擅自释放降贼,按照惯例是有罪的。因此他自行上书皇帝,奏报自己擅作主张的过失。光武帝非常造成他的降贼策略,不追究他的责任。后来,赵宏、召吴等人的同伙闻听郭伋的威望与信誉后。他们远自江南,或者从幽、冀之地赶来不约而同地向郭伋投降,一时间,投降的人马络绎不绝。

络绎不绝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络绎不绝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luò,lào), 纟部,共9画
luòlào

1.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:络头。经络。脉络。网络。橘络。

2. 用网状物兜住,笼罩:笼络。

3. 缠绕:络纱。络丝。络线。

4. 相连续,前后相接:络穴(针灸穴位分类名)。络续。络绎。联络。

1. 义同(一),用于一些口语词。

读音(yì), 纟部,共8画

(动)〈书〉抽出或理出事物的头绪来:寻~|演~|抽~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jué), 纟部,共9画

(1)(动)断绝:~交|~缘|隔~|拒~|络绎不~。

(2)(动)完全没有了;穷尽;净尽:斩尽杀~|法子都想~了。

(3)(形)走不通的;没有出路的:~地|~壁|~处逢生。

(4)(形)独一无二的;没有人能赶上的:~技|他的书画可称双~。

(5)(副)极;最:~大多数|~大部分。

(6)(副)绝对(用在否定词前面):~无此意。

(7)(名)绝句:五~|七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