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āo huì dài shí

韬晦待时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当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tāo huì dài shí 怎么读

注音 ㄊㄠ ㄏㄨㄟˋ ㄉㄞˋ ㄕˊ

繁体韜晦待時

感情 中性成语

韬晦待时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
  • 出处:

    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韬晦待时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七章:“‘唾面自干,韬晦待时’,古人尚且难免,又何况我钱谦益!”

  • 英语:

    hide one'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's tim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韬光俟奋

韬晦待时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

-----现代·茅盾·《动摇》

韬晦待时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在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中记载了一段关于唐宣宗李忱的故事。他作为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,因为其母亲郑氏原本是郭贵妃的侍女,所以他在众多皇子中地位并不高,自小就显得沉默寡言,因此常成为他人嘲笑和捉弄的对象。李忱年轻时,曾梦见自己骑着龙升上天空。在古代中国,龙是无比神圣和尊贵的象征,梦见龙往往被视为吉祥的预兆,甚至有时被解读为对未来皇位的预示。李忱对这个梦感到十分惊奇,并告诉了母亲郑氏。郑氏深知这样的梦境如果被外人知道,可能会给李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。因此,她告诫儿子,这个梦不要告诉任何人,并希望他以后不要再提起。在历经了大和、会昌两朝期间,李忱经历了众多的宫廷斗争。在此期间,他听从了母亲的忠告,更加小心谨慎地隐藏自己的才华和那个神秘的梦境,无论在任何场合,都未曾向他人提及过自己梦见乘龙上天的事情。后来,李忱得到了宦官马元贽等人的支持,被拥立为皇帝,即唐宣宗。他登基后,勤政爱民,使得唐朝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“大中之治”的繁荣局面。书中所描述的“韬晦”,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“韬光养晦”,也作“韬晦待时”。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隐藏自己的锋芒和才华,暂时退隐起来,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展露自己。这种策略通常被看作是智者的选择,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护自己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,并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,一举成功。

韬晦待时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tāo), 韦部,共14画

(1)(名)〈书〉弓或剑的套子。

(2)(名)〈书〉(动)比喻隐藏。

(3)(名)〈书〉(名)兵法:~略|六~。

读音(huì), 日部,共11画

(1)(名)夏历每月的末一天:~朔。

(2)(形)昏暗;不明显:~涩|隐~。

(3)(名)夜晚:风雨如~。

读音(dài,dāi), 彳部,共9画
dàidāi

1. 等,等候:待到。待旦。拭目以待。

2.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:对待。招待。待遇。待人接物。

3.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待出门,有人来了。

1. 停留,逗留,迟延:你待一会儿再走。

读音(shí), 日部,共7画

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~空观念。

2.时代;时候:古~。唐~。战~。

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

4.指规定的时间:按~上班。过~作废。

5.季节:四~如春。

6.现在的;当时的:~事。~兴。

7.时俗;时尚:入~。

8.副词。时常:~~。~有错误。

9.有时候:~阴~晴。

10.时机:不误农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