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ěng zhī zhì

等夷之志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děng yí zhī zhì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

等夷之志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“貪人敗類” 郑玄 笺:“類,等夷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類,比類,故爲等夷,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。”后因以“等夷之志”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。《北史·周宗室传论》:“及 文后 崩殂,諸子冲幼,羣公懷等夷之志,天下有去就之心,卒能變 魏 爲 周 ,捍危獲乂者, 護 之力也。”亦作“等夷之心 ”。 清 龚自珍 《尊命》:“病者之尊其肺腑,其於君也,有等夷之心,有吾欲云云之志。”

等夷之志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及文后崩殂,诸子冲幼,群公怀等夷之志,天下有去就之心,卒能变魏为周,捍危获乂者,护之力也。

-----唐·李大师、李延寿·《北史·周宗室传论》

等夷之志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等夷之志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děng), 竹部,共12画

(1)(动)程度或数量上相同:~同。

(2)(动)等候;等待。

(3)(动)等到。

(4)(名)等级:优~。

(5)(名)种、类:这~事。

(6)(助)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;表示复数:我~。

(7)(助)表示列举未尽:我喜欢吃苹果、香蕉~~。

读音(yí), 一部,共6画

1.平坦;平安:化险为~。

2.破坏建筑物(使成为平地):烧~弹。~为平地。

3.灭掉;杀尽:~灭。~族。

4.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,也泛称周边的民族:淮~。四~。

5.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:~情。华~杂处。

6.姓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zhì), 士部,共7画

(1)(名)志向;志愿:~同道合。

(2)(名)姓。

(3)(动)〈方〉称轻重;量长短、多少:用称~~。

(4)(动)记:~喜|~哀。

(5)(名)文字记录:杂~。

(6)(名)记号:标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