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én

不立文字

  • 结构 动宾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bù lì wén zì 怎么读

注音 ㄅㄨˋ ㄌ一ˋ ㄨㄣˊ ㄗˋ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不立文字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佛家语,指禅家悟道,不涉文字不依经卷,唯以师徒心心相印,理解契合,传法授受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》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不立文字作谓语;指口头传授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清·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》:“既非如霍光、寇准之不学无术,又非如释氏之不立文字,瞎著去参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口传心授、口耳相传

不立文字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世尊曰: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

-----宋·普济·《五灯会元·七佛·释迦牟尼佛》

不立文字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“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。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”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。而“不立文字”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。重点在强调禅宗“以心传心”的特质。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,故不须别立文字。《五灯会元》卷一、《禅宗正脉》卷一及《无门关》第六则云(大正48·293c)︰“世尊云,吾有正眼法藏、涅盘妙心、实相无相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、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”宗密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》云(卍续110·870上)︰“达磨西来,唯传心法,故自云︰我法以心传心,不立文字。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,亦名佛性,或云灵觉。(中略)欲求佛道,须悟此心,故历代祖宗唯传此也。”因此,禅宗乃离文字相,离心缘相,不可思议,毕竟不可得。如《兴禅护国论》卷中云(大正80·11b)︰“所谓佛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佛法。今谓禅者,即其相也。(中略)若人言佛、禅有文字言语者,实是谤佛谤法谤僧,是故祖师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所谓禅门也。”

不立文字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lì), 立部,共5画

(1)(动)使竖立;使物体的上端向上。

(2)(形)直立的。

(3)(动)建立;制定。

(4)(动)指君主即位。

(5)(动)存在;生存。

(6)(副)立刻。

(7)(Lì)姓。

读音(wén), 文部,共4画

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

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
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
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:~化|~明|~物。

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

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

(7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

(8)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

(9)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

(10)(名)姓。

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
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
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

读音(zì), 宀部,共6画

(1)(名)文字:~调|~汇|~谜|~面|~模|~目|~幕|~盘|~形|~样|~义|~音|~母|~里行间|~斟句酌。

(2)(名)(~儿)字音:咬~儿。

(3)(名)字体:篆~|草~。

(4)(名)书法的作品:~画。

(5)(名)字眼;词:词典中没有这个~。

(6)(名)(~儿)字据:立~为凭。

(7)(名)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“字”:诸葛亮~孔明。

(8)(名)旧时称女子许配:待~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