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 yǒng

匹夫之勇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pǐ fū zhī yǒng 怎么读

注音 ㄆ一ˇ ㄈㄨ ㄓ ㄩㄥˇ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匹夫之勇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国语 越语上》:“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匹夫之勇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你说尽一孤忠,上有寡母,下有娇妻,倚托何人?不可使匹夫之勇,懊悔无及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三十三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animal courage

  • 日语:

    匹夫(ひっぷ)の勇(いさみ)

  • 俄语:

    на одной хрáбрости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Tollkühnheit<法>bravoure aveugl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一夫之勇、血气之勇、有勇无谋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深谋远虑

匹夫之勇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。

-----春秋··《国语·越语上》

匹夫之勇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汉高祖刘邦为韩信登坛拜将事毕,刘邦问韩信:“丞相萧何等人在我面前多次称赞将军,说你雄才大略,经天纬地,是旷世奇才,将军对我有何指教呢?”韩信说:“现在能与大王争夺天下的,只有项羽。大王估计自己的勇猛强悍,比项羽又如何呢?”  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,说:“那我远远不如他。”韩信听后躬身下拜,恭恭敬敬地说:“大王真有自知之明,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羽。但是,我在项羽手下做过事,我对他的性格、作风、才能、品行,知道得清清楚楚。项羽可以说是叱咤风云,他的一声大喝,就能吓退千军。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就是人他不能也不会用人。贤臣良将,在他的手下,一筹莫展,毫无用武之地。所以说,项羽虽勇,只是匹夫之勇。项羽待人也是恭敬和仁义的,他关爱部属,遇到将士患有疾病,他能问暖问寒,关注饮食起居。但是,当部属有功该分封行赏时,他却常常舍不得,这种仁其实只是妇人之仁。”接着,韩信又指出项羽背信和滥杀无辜的不义。最后总结说项羽的勇,只是匹夫之勇,项羽的仁只是妇人之仁,所过之处,烧杀抢掳,村庐尽墟,尽失人心。如果汉王能反其道而行之,揽天下贤才,任武功强将,以天下城邑,封有功之臣,让人心悦服,得到天下并非难事。刘邦听后大喜,自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,对韩信是言听计从。   后来,刘邦打败项羽,做了皇帝,在洛阳宫大宴群臣时说:“我所以能成功,取得天下,是我能知人也能用人。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我不如张良;镇守国家,安抚百姓,筹划粮草,整理财政,我不如萧何;上阵打仗,攻城拔寨,率百万之师战必胜,攻必克,我不如韩信。这三人都是人中之杰,我能用,此三杰。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,还不能用,天下怎么能不属于我呢!”   说到这里,我们不能不提一下项羽。项羽可以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。他24岁在江东起兵反秦,26岁夺得秦朝政权。接着楚汉战争,他与刘邦交手四年,最后败在刘邦手下。死时也不过30岁出头。遗憾的是,究竟为何失败,他临死尚不觉悟,仰天高呼:“天之亡我,非用兵之罪。”司马迁批评他,说他最大的错误是自矜功伐,不肯纳谏,欲以武力经营天下。所以,今天人们称那些没有深谋远虑,又听不进别人意见,只凭武力用事的人为匹夫之勇。

匹夫之勇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匹夫之勇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pǐ), 匚部,共4画

(1)(动)比得上;相当;相配:~敌|~配。

(2)(动)单独:~夫。

(3)(量)用于马、骡等:二~马。

(4)(量)用于整卷的绸或布:一~绸子|两~布。

读音(fū,fú), 一部,共4画
fūfú

1. 旧时称成年男子:渔夫。农夫。万夫不当之勇。

2.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

3. 〔夫子〕a.旧时对学者的称呼;b.旧时称老师;c.旧时妻称夫;d.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。

4. 与妻结成配偶者:丈夫。夫妇。

1. 文言发语词:夫天地者。

2. 文言助词:逝者如斯夫。

3. 文言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”或“那”:夫猫至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yǒng), 力部,共9画

(1)(形)大胆;勇敢

(2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