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ào běn xuān

照本宣科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zhào běn xuān kē 怎么读

注音 ㄓㄠˋ ㄅㄣˇ ㄒㄨㄢ ㄎㄜ

繁体炤本宣科

感情 中性成语

照本宣科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照:按照;本:书本;文本;宣科:原指道士诵读经文。照着本子念条文。比喻不能随意发挥;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元 关汉卿《西蜀梦》:“也不用僧人持咒,道士宣科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照本宣科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说法是照本宣科,十分单纯的。(郭沫若《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repeat what the books say

  • 日语:

    書(か)かれたとおりに読(よ)み上(あ)げる

  • 俄语:

    держáться мёртвой буквы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einen Text mechanisch vorlesen<法>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照猫画虎、照葫芦画瓢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断章取义、添油加醋、随机应变、标新立异

照本宣科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也不用僧人持咒,道士宣科。

-----元·关汉卿·《西蜀梦》

照本宣科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在关汉卿的元代杂剧《西蜀梦》中,第三折里提到的“也不用僧人持咒,道士宣科”这句话,确实反映了古代宗教仪式中僧侣和道士念诵经文的一种常见做法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:不需要僧人念诵咒语,也不需要道士宣读经文。这个场景被用来强调一种超越传统宗教仪式的情感表达,强调了关羽和张飞死后托梦的强烈和直接,无需通过传统的宗教仪式来传达。后来,这句话发展出了成语“照本宣科”。在这里,“宣科”原本指的是道士在宗教仪式中宣读经文,但“照本宣科”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泛化,不再局限于宗教仪式。它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做事时,只是机械地按照既定的程序或规则进行,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,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。“照本宣科”就是说一个人或组织在行动时只是死板地按照书本或规定来做,不懂得变通或创新。

照本宣科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照本宣科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ào), 灬部,共13画

(1)(动)照射。

(2)(动)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;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。

(3)(动)拍摄(相片、电影)。

(4)(名)相片。

(5)(动)执照;政府所发的凭证:车~|护~|牌~。

(6)(动)照料:~管|~应。

(7)(动)通知:关~|~会。

(8)(动)比照:查~|对~。

(9)(动)知晓;明白:心~不宣。(动)对着;向着:~这个方向走。(介)依照;按照:~章办事|~群众的意见办。(副)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:心~不宣。(动)对着;向着

读音(běn), 木部,共5画

(1)(名)草木的茎或根

(2)(名)事物的根本、根源(跟‘末’相对):忘~|兵民是胜利之~。

(3)(名)(~儿)本钱;本金:下~儿|够~儿。

(4)(形)主要的;中心的:~部|~科。

(5)(名)本来;原来:~意|~想不去。

(6)(形)自己方面的:~厂|~校|~国。

(7)(形)现今的:~年|~月。

(8)(动)按照;根据:~着政策办事。

(9)(名)(~子、~儿)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:书~|户口~儿。

(10)(名)(~子、~儿)版本:刻~|抄~|稿~。

(11)(名)(~儿)演出的底本:话~|剧~。

(12)(名)封建时代指奏章:修~(拟奏章)。

(13)(名)(~儿)量词。ɑ)用于书籍簿册:五~书|两~儿帐。b)用于戏曲:头~《西游记》。c)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:五~书|两~儿帐。b)用于戏曲

读音(xuān), 宀部,共9画

(1)(动)公开说出来;传播、散布出去:~德|~读|~传。

(2)(动)疏导:~泄。

(3)(动)宣召。

(4)(名)指安徽宣城。

(5)(名)指宣纸。

(6)姓。

读音(kē), 禾部,共9画

(1)(名)学术或业务的类别:~目|文~|理~|牙~|眼~。

(2)(名)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:秘书~|财务~。

(3)(名)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;每一群叫一科。如松柏目有松科、杉科、柏科等。

(4)(动)〈书〉判定(刑罚):~以罚金。

(5)(名)古装戏曲剧本中;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;如笑科、饮酒科等。

照本宣科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