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àn huā zhī lùn

粲花之论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càn huā zhī lùn 怎么读

注音 ㄘㄢˋ ㄏㄨㄚ ㄓ ㄌㄨㄣˋ

繁体粲蘤之論

感情 中性成语

粲花之论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粲花:鲜艳的花朵;论:言论。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。

  • 出处:

    五代 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》:“每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如春葩丽藻,粲于齿牙之下,时人号曰:‘李白粲花之论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粲花之论作宾语;指人的言论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此自师粲花之舌耳。然默验人情,实亦为理之所有。(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七)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粲花之舌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荒缪之言

粲花之论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每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如春葩丽藻,粲于齿牙之下,时人号曰:“李白粲花之论。”

-----五代后周·王仁裕·《开元天宝遗事·粲花之论》

粲花之论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五代·后周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粲之论》: “每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 如春葩丽藻, 粲于齿牙之下,时人号曰:‘李白粲花之论。’” 这里说的是关于李白的一个故事。李白的才能过人, 平常和人谈话, 人们不象是在听他说话, 就象是听他吟诵诗文。他和人们谈论说出来的话,皆成句读,语句的停顿自然地合乎诗的韵律, 话语就象春天开的花那样艳丽, 那么动人; 何句活就象是一朵鲜艳的花朵, 开在他的牙齿之下。听了他说过话的人都说:“李白的言论实在典雅, 俊妙。”

粲花之论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粲花之论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càn), 米部,共13画

(1)(名)精白的米。

(2)(形)鲜明、美好。

(3)(名)美貌;露齿笑。

读音(huā), 艹部,共7画

(1)(名)(~儿)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;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:鲜~|红~|玫瑰~|杜鹃~|种~。

(2)(名)(~儿)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:雪~儿|浪~儿|菜~儿|火~儿。

(3)(名)供观赏的烟火:烟~|礼~。

(4)(名)(~儿)痘:天~|种~儿|出~儿。

(5)(名)作战时受的伤:挂~儿。

(6)(名)复杂;不真实的:~招|~言巧语。

(7)(名)颜色错杂:~衣服|~白头发。

(8)(名)模糊不清:眼~。

(9)(名)指棉花:轧~。

(10)用花或花纹装饰的:~车|~坛|~砖|~池|~厅。

(11)比喻女子:姊妹~。

(12)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:寻~问柳|~街柳巷|~边新闻。

(13)姓。

(14)(动)用;耗费:~费时间|~钱|~心思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lùn,lún), 讠部,共6画
lùnlún

1.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:论断。论点。论辩。论据。论者。议论。讨论。辩论。

2.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论和言论:理论。舆论。专论。社论。

3. 学说,有系统的主张:系统论。

4. 看待:一概而论。

5. 衡量,评定:论罪。论功行赏。

6. 按照:论件。论资排辈。

7. 姓。

1. 古同“伦”,条理。

2. 〔论语〕中国古书名,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。

3. 古同“抡”,挑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