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 bìng

势不并立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shì bù bìng lì 怎么读

注音 ㄕˋ ㄅㄨˋ ㄅ一ㄥˋ ㄌ一ˋ

繁体勢不並立

感情 中性成语

势不并立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势:情势,状况;并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与二虏,势不并立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势不并立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与事物。

  • 英语:

    at daggers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势不两立、势不两全、势不两存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亲密无间

势不并立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ì), 力部,共8画

(1)(名)势力:权~。

(2)(名)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:~如破竹。

(3)(名)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:山~|地~。

(4)(名)政治、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:趋~|局~。

(5)(名)姿态:手~。

(6)(名)雄性生殖器:去~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bìng,bīng), 丷部,共6画
bìngbīng

1. 合在一起:并拢。合并。兼并。

2. 一齐,平排着:并驾齐驱。并重(zhòng )。并行(xíng )。

3. 连词,表平列或进一层:并且。

4. 用在否定词前,加强否定的语气,表不像预料的那样:并不容易。

1.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。

读音(lì), 立部,共5画

(1)(动)使竖立;使物体的上端向上。

(2)(形)直立的。

(3)(动)建立;制定。

(4)(动)指君主即位。

(5)(动)存在;生存。

(6)(副)立刻。

(7)(Lì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