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g zhèng zhī

正正之旗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zhèng zhèng zhī qí 怎么读

注音 ㄓㄥˋ ㄓㄥˋ ㄓ ㄑ一ˊ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正正之旗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正正:整齐。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正正之旗作宾语、定语;指军威。

  • 示例:

    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,左右顾盼,进退舒徐,纪律严肃,井井有条,兵威甚整,真堂堂之阵,正正之旗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三回)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正正堂堂

正正之旗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

-----春秋·孙武·《孙子·军争》

正正之旗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正正之旗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èng,zhēng), 一部,共5画
zhèngzhēng

1.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
2. 合于法则的:正当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
3.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
4.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怀。

5.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

6.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

7. 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
8. 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
9.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
10.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

11.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shù)。

12. 姓。

1. 〔正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正”。

读音(zhèng,zhēng), 一部,共5画
zhèngzhēng

1.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
2. 合于法则的:正当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
3.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
4.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怀。

5.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

6.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

7. 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
8. 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
9.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
10.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

11.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shù)。

12. 姓。

1. 〔正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正”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qí), 方部,共14画

(1)(名)旗子:国~|红~|挂~。

(2)(名)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;后泛指属于满族的:~人|~袍。

(3)(名)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;相当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