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óng xīn tóng

同心同德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褒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tóng xīn tóng dé 怎么读

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ㄉㄜˊ

繁体同心同惪

感情 褒义成语

同心同德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指思想统一;信念一致。心:愿望;思想;德:信念;意志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尚书 泰誓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。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同心同德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郭沫若《归国杂吟》:“四万万人齐蹈厉,同心同德一戎衣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work with one mind

  • 日语:

    一心同体(いっしんどうたい)である

  • 俄语:

    единодушие и сплочённость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<拉>uno animo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同心协力、同心戮力、风雨同舟、一心一德、同舟共济、同心合力、同甘共苦、分甘共苦、和衷共济、团结一心、通力合作、守望相助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同床异梦、离心离德、各怀鬼胎、三心二意、各行其是、分崩离析、貌合神离、明争暗斗

同心同德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

-----··《尚书·泰誓中》

同心同德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,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。当时,商纣王暴虐无道,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(周武王),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。  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,三千名勇士,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,驻扎在黄河北岸。周武王知道,对付纣王,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。所以,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,在距当时的商都——朝歌七十里的牧野(今河南淇县西南),举行誓师大会,声讨纣王的罪行。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《泰誓》,“同心同德”就出自这里边。《泰誓》中称,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,但他们思想不统一,信念也不一致;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,但思想统一,信念一致。《泰誓》中接着还有一段话:大家要团结一心,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,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,建立功勋,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。当时所有的将士,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,斗志昂扬,军心大振。此后,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—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牧野之战”。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,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,发动起义。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,商朝从此灭亡了。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——周朝。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,最后国破身亡;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,取得了胜利。一反一正,两相对照,我们不难发现,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,同心同德,该是多么重要。

同心同德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同心同德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tóng,tòng), 冂部,共6画
tóngtòng

1. 一样,没有差异: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同侪(同辈)。同庚(同岁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敌忾。同工异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

2.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

3. 和,跟:同流合污。

4. 姓。

1. 〔胡同〕见“胡”。

读音(xīn), 心部,共4画

(1)(名)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也叫心脏:~博|~跳。

(2)(名)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~思|~得|用~|谈~|一~一意。

(3)(名)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~|圆~|重~|灯~。

(4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
读音(tóng,tòng), 冂部,共6画
tóngtòng

1. 一样,没有差异: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同侪(同辈)。同庚(同岁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敌忾。同工异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

2.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

3. 和,跟:同流合污。

4. 姓。

1. 〔胡同〕见“胡”。

读音(dé), 彳部,共15画

(1)(名)好的品行:美~。

(2)(名)恩惠、好处:感恩戴~。

(3)(名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