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i chā

胡子拉碴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当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hú zi lā chā 怎么读

注音 ㄏㄨˊ ㄗˇ ㄌㄚ ㄔㄚ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胡子拉碴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

  • 出处:

   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,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胡子拉碴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季羡林《几件小事》:“囚首丧面,古有明训。胡子拉碴,习以为常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a stubbly beard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不修边幅

胡子拉碴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hú), 月部,共9画

(1)(名)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:~人。

(2)(形)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(东西);也泛指来自国外的(东西):~琴|~桃|~椒。

(3)姓。

(4)(副)表示随意乱来:~闹|~说。

(5)(代)〈书〉疑问词;为什么;何故:~不归?

(6)(名)胡子:~须。

读音(zǐ), 子部,共3画

1.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2.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3.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4.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5.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6.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7.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8.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9.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10.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11.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12.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13.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14.  姓。

读音(lā,lá), 扌部,共8画
lālá

1. 牵,扯,拽:拉车。拉网。拉下马(喻使某人下台)。

2. 用车载运:拉货。

3. 使延长:拉延。拉伸。

4. 排泄粪便:拉屎。

5. 联络:拉拢。拉帮结伙。

6. 摧折:摧枯拉朽。

7. 带领转移:把部队拉出去。

8.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:拉小提琴。

9. 抚养子女:拉扯。

10. 帮助:他有困难,拉他一把。

1. 割,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:手上拉了一个口子。

2. 闲谈:拉话。拉家常。

读音(chá), 石部,共14画

1.  〔碴儿〕a.小碎块,如“冰碴碴”;b.器物上的破口,如:“碗碴碴”;c.嫌隙,引起双方争执的事由,如“他总想找碴碴”;d.指提到的事情或人家刚说完的话,如“话碴碴”、“接碴碴”。

2.  碎片刺破皮肉:手让玻璃碴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