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 gào tóu zhù

三告投杼

  • 结构 紧缩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sān gào tóu zhù 朗读怎么读

注音 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三告投杼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《战国策 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”后以“三告投杼”比喻流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

  • 语法:

    三告投杼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康中》:“然而三告投杼,贤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无疾而死。”

三告投杼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。人告曾子母曰:“曾参杀人。”曾子之母曰:“吾子不杀人。”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“曾参杀人。”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“曾参杀人。”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

-----汉·刘向·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

三告投杼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春秋时期,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,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回答说:“我儿不会杀人。”照常织布。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,这时曾母害怕,就投杼逾墙而走。

三告投杼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三告投杼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读音(gào), 口部,共7画

(1)(动)把事情向人陈述、解说:~诉|~知|广~|报~|通~|忠~。

(2)(动)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、控诉:~状|到法院去~他。

(3)(动)为了某事而请求:~假|~贷。

(4)(动)表明:~辞|自~奋勇。

(5)(动)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:~成|~罄|~一段落。

读音(tóu), 扌部,共7画

(1)(动)放进去;送进去:~放。

(2)(动)跳进去(专指自杀行为)。

(3)(动)投射。

(4)(动)寄给人(书信等):~递。

(5)(动)找上去;参加进去:~入。

(6)(动)迎合。

(7)(副)临;在…之前。

读音(zhù), 木部,共8画

(1)(名)筘。

(2)(名)古代也指织布的梭:机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