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ū tōng èr yǒu

书通二酉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shū tōng èr yǒu 怎么读

注音 ㄕㄨ ㄊㄨㄥ ㄦˋ 一ㄡˇ

繁体書通二酉

感情 中性成语

书通二酉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

  • 出处:

    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书通二酉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[陈宗阮]到一十六岁,果然学富五车,书通二酉。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》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学富五车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胸无点墨

书通二酉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

-----北宋·李昉、李穆、徐铉等·《书通二酉》

书通二酉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在遥远的古代,秦始皇实行了“焚书坑儒”的残酷政策。然而,一位名叫伏胜的朝廷博士,却勇敢地冒着生命危险,从咸阳偷偷带出了上千卷书简,历经千辛万苦,最终将这些珍贵的书简藏匿于二酉洞中,使得先秦的文化典籍得以幸免于难,流传至今。这也成为了“学富五车,书通二酉”这一成语的起源。到了秦亡汉兴的时期,伏胜将这些书简献给了汉高祖刘邦。刘邦对此非常高兴,亲自将二酉藏书洞封为“文化圣洞”,并将二酉山尊为“天下名山”。自此以后,二酉山和其中的二酉洞成为了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圣地。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拜谒,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文章。山上逐渐建立了书院、楼阁、堂亭等建筑,香火鼎盛。为了纪念伏胜的功绩,人们修建了伏胜宫;为了保护二酉洞中的藏书,又修建了藏书阁。这两座建筑成为了典型的代表。在山半石洞的下方,还有一块由京师大学堂总监督、北京大学第四任校长、湖南督学使者张亨嘉在清光绪六年(1890年)二月所立的碑刻,上面刻着“古藏书处”四个大字,见证了这段历史的传奇。

书通二酉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ū), 乛部,共4画

(1)(动)写字;记录;书写:大。振笔直

(2)(名)字体:隶~。

(3)(名)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~。

(4)(名)书信:家~。

(5)(名)文件:说明~。

读音(èr), 一部,共2画

(1)(数)数目字:一~。

(2)(数)序数;表顺序:第~。

(3)(形)次等的:~把刀。

(4)(形)两样:不~价。

读音(yǒu), 酉部,共7画

(名)地支的第十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