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g gōng zhī niǎo

惊弓之鸟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怎么读

注音 ㄐ一ㄥ ㄍㄨㄥ ㄓ ㄋ一ㄠˇ

繁体驚弓之鳥

感情 中性成语

惊弓之鸟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;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。也作“伤弓之鸟。”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晋书 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惊弓之鸟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那些工头们,个个如惊弓之鸟,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。

  • 英语:

    a badly frightened person

  • 日语:

    弓(み)に驚き蕑った烏。〈喻〉ちょっとしたことでもびくびくすること

  • 俄语:

    пуганая ворона куста боится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aufgescheuchte Vǒgel erschreckt der nǎchste Pfeil im Kǒcher--vollig eingeschüchtert<法>chat échaudé craint l'eau froid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伤弓之鸟、漏网之鱼、草木惊心、心有余悸、惊弦之鸟、杯弓蛇影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初生牛犊、初生之犊

惊弓之鸟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雁从东方来,更羸以虚发而下之。魏王曰:“然则射可至此乎?”更羸曰:“此孽也”。王曰:‘先生何以知之?”对曰:“其飞徐而悲鸣。飞徐者,故疮痛也;鸣悲者,久失群也。故疮未息,而惊心未去也。闻弦音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。”

-----西汉·刘向·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

惊弓之鸟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更赢,是战国时魏国的武将,他射箭的技术很高明,有一日他陪伴着魏王去游玩,走到一座高台下面。仰头看见空中有飞鸟经过,于是他对魏王说:“我可以不用箭,只用一张空的弓就可把空中的飞鸟射下来,我演试给你看看好吗?”魏王说:“你射箭的技术,已练到如此神奇吗?是否做得到呢?”更赢说:“我有把握把它射下来的。”过了一会儿,从东方有一只雁飞过来,更嬴用一张没有箭的弓,向飞来的雁只用手对弦空拉了一下,弓弦嗡的响了一声。那只雁立刻应着弦声而跌落下来。魏王见更嬴真的用无箭的弓能够射雁,于是惊奇地说:“你射箭的技术果然高明啊!”更赢说:“不是我的技术高明,是因为这只雁早已有了毛病。”魏王问他说:“你怎么会知道呢?”更赢解释说:“由于这只雁飞得很慢,叫声又很凄惨,飞得慢是因为受了创伤,叫声凄惨,是由于失群的缘故。它由于创伤没有好,心里还很惊怕,所以听到弓弦的声音而惊跌下来的。”“惊弓之鸟”比喻受过惊吓的人,心里常常疑惧,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异常惶恐不安。

惊弓之鸟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惊弓之鸟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īng), 忄部,共11画

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~慌。吃~。

2.惊动:打草~蛇。

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~了。

读音(gōng), 弓部,共3画

(1)(名)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;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;拉开弦后;猛然放手;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:~箭|弹~|左右开~。

(2)(名)(~儿)弓子:弹棉花的绷~儿。

(3)(名)丈量地亩的器具;用木头制成;形状略像弓;两端的距离是五尺。也叫步弓。

(4)(量)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;一弓等于五尺。

(5)(动)使弯曲:~背|~着腰|~着腿坐着。

(6)(Gōnɡ)姓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niǎo), 鸟部,共5画

1.  脊椎动物的一纲,温血卵生,全身有羽毛,后肢能行走,前肢变为翅,一般能飞:鸟类。候鸟。益鸟。鸟语花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