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ū

出词吐气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chū cí tǔ qì 怎么读

注音 ㄔㄨ ㄘˊ ㄊㄨˇ ㄑ一ˋ

繁体出詞吐氣

感情 中性成语

出词吐气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犹谈吐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·苏轼《送水丘秀才序》:“水丘仙夫,治六经百家说为歌诗,与扬州豪俊交游,头骨硗然,有古丈夫风。其出词吐气,亦往往惊世俗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出词吐气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高赞又问起家世,钱青一一对答,出词吐气,十分温雅。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出词吐语

出词吐气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出词吐气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chū), 屮部,共5画

(1)(动)从里面走向外面:~来|~席。

(2)(动)超出。

(3)(动)往外拿:~主意。

(4)(动)出产、产生、发生:~问题。

(5)(动)发出:~汗。

(6)(动)显露:~名。

(7)(动)显得量多:不~数。

(8)(动)支出:~纳。

(9)(名)〈方〉跟“往”连用;表示向外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;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:一~戏。(动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从里往外:跑~大门。(动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完成。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:做~成绩。(助)用在形容词后;表示超出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;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

读音(cí), 讠部,共7画

(1)(名)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:~语。

(2)(名)说话或诗歌、戏剧、文章中的语句:歌~。

(3)(名)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;由五、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。形成于唐代;盛行于宋代。

读音(tǔ,tù), 口部,共6画
tǔtù

1.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:吐痰。吞吐。吐刚茹柔(吐出硬的,吃下软的;喻欺软怕硬)。

2. 放出,露出:高粱吐穗。吐故纳新。

3. 说出:吐话。一吐为快。

1.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:呕吐。上吐下泻。

2.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:吐还不义之财。

读音(qì), 气部,共4画

(1)(名)气体:毒~|煤~|沼~。

(2)(名)特指空气:~压。

(3)(名)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:天~|~候|~象|秋高~爽。

(4)(名)气息:没~了|上不来~。

(5)(名)味:香~|臭~。

(6)(名)人的精神状态:勇~|朝~。

(7)(名)人的作风习气:官~|娇~。

(8)(动)生气;发怒:~人。

(9)(名)欺压:再也不受资本家的~了。

(10)(动)使人生气:你别~我。

(11)(名)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:元~。

(12)(名)中医指某种病象:你别~我。(名)欺压

(13)(名)欺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