逼不得已

  • 结构 紧缩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bī bù dé yǐ 怎么读

注音 ㄅ一 ㄅㄨˋ ㄉㄜˊ 一ˇ

繁体偪不得已

感情 中性成语

逼不得已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逼:逼迫。迫不得已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85卷:“欲此求方,终不可得,云伟骨未应得之,逼不得已,妻尸解而去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逼不得已作谓语、定语;指被逼无奈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逼不得已,只好采取走为上计

  • 近义词:

    迫不得已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自觉自愿

逼不得已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〔程伟〕欲从求方,终不可得,云伟骨未应得之,逼不得已,妻尸解而去。

-----宋·张君房·《云笈七签》

逼不得已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在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中,记载了一段关于王莽谦逊退让的故事,这段故事深刻地体现了“逼不得已”这一成语的内涵。当时,为皇帝选定妃后,王莽的女儿被提名为首选。然而,王莽本人却一再推辞,不愿接受这份荣耀。他深知作为父亲,对女儿的爱是天性使然,自然希望她能拥有幸福的生活。但王莽更重视国家的利益和大义,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大统的忠诚和责任感。张竦对此深感敬佩,他认为王莽的谦让精神,正是古代圣贤舜帝的风范。舜帝曾因自认德行不足,不愿继承尧帝的帝位,希望将帝位让给更有德行的人。王莽的谦逊和退让,正是这种高尚品德的现代体现。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王莽的高尚品质,也反映了古代君子的道德风范。在面对巨大的荣誉和利益时,他们能够保持谦逊,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。这种“逼不得已”的选择,实际上是对个人品德的最高考验,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。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,真正的君子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,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信念,展现出超凡的人格魅力。这段故事便是成语“逼不得已”、“迫不得已”的来源,意指被逼到无法选择的境地,只能接受某种情况或做出某种决定。

逼不得已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逼不得已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ī), 辶部,共12画

(1)(动)逼迫;给人以威胁:形势~人。

(2)(动)强迫索取:~债。

(3)(动)逼近:~视(很相似)|大军已~城郊。

(4)(形)〈书〉狭窄:~仄(地方窄)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dé,děi,de), 彳部,共11画
déděide

1. 获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kòng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济。心得。

2. 适合:得劲。得当(dàng )。得法。得体。

3. 满意:得意。扬扬自得。

4. 完成,实现:饭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

5. 可以,许可:不得随地吐痰。

6. 口语词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别说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这么办”)。

1. 必须,须要:可得注意。

2. 极舒服,极适意: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,就得了。

1.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:要不得。拿得起来。

2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,表示效果或程度:跑得快。香得很。

读音(yǐ), 己部,共3画

(1)(动)停止:争论不~。

(2)(副)已经:时间~过。

(3)(副)〈书〉后来;过了一会儿:~忽不见。

(4)(副)〈书〉太;过:为~甚。〈古〉又同“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