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ān

颠簸不破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diān bǒ bù pò 怎么读

注音 ㄉ一ㄢ ㄅㄛˋ ㄅㄨˋ ㄆㄛˋ

繁体顛簸不破

感情 中性成语

颠簸不破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同“颠扑不破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五:“伊川(程颐)‘性即理也’,横(张载)‘心统性情’二句,颠簸不破!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颠簸不破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理论、学说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‘干部决定一切’,这是句颠簸不破的至理名言。邹韬奋《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·关于干部与待遇二》

  • 英语:

    stand despite time and argumen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颠扑不破、颠扑不碎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不攻自破、不堪一击

颠簸不破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伊川(程颐)“性即理也”,横(张载)“心统性情”二句,颠簸不破!

-----南宋·朱熹·《朱子语类》

颠簸不破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朱熹在评价北宋两位理学大家程颐和张载时,给予了极高的赞誉。在《朱子语类》这部朱熹与其弟子的问答汇编中,他这样写道:“程颐先生提出的‘性即理也’,与张载先生所论的‘心统性情’,这两大观点,无疑都是坚如磐石,经得起任何推敲的真理。”这里的“伊川先生”指的是程颐,而“横渠先生”则是指张载。朱熹的这番话意在强调,无论是程颐的“性即理也”还是张载的“心统性情”,这两个理学思想都极为正确,且无法被推翻或驳倒。自此,“颠扑不破”这一成语便广为流传,用于形容某种理论或学说具有极高的正确性和坚不可摧的稳固性。此外,该成语也有“颠扑不碎”、“颠簸不破”等不同的表述方式。

颠簸不破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颠簸不破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diān), 页部,共16画

(1)(名)头顶。

(2)(名)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:树~。

(3)(动)颠簸:车~得厉害。

(4)(动)跌倒:~覆。

(5)(动)〈方〉跳起来跑:连跑带~。

读音(bò,bǒ), 竹部,共19画
bòbǒ

1. 〔簸箕〕①扬糠除秽、清理垃圾的器具,用竹篾、柳条或铁皮制成,三面有边沿,一面敞口;②簸箕形的指纹(“箕”均读轻声)。

1. 用簸箕颠动米粮,扬去糠秕和灰尘:簸谷。

2. 颠动摇晃:颠簸。簸荡。簸动。簸弄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pò), 石部,共10画

(1)(形)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:~烂|手~了|书~了。

(2)(动)使损坏:~釜沉舟。

(3)(动)使分裂;劈开:势如~竹|~开西瓜。

(4)(动)整的换成零的:~零钱。

(5)(动)突破;破除(规定、习惯、思想等):~格|~例|不~不立。

(6)(动)打败(敌人);打下(据点):大~敌军|城~了。

(7)(动)花费:~钞|~费。

(8)(动)〈口〉不顾惜:~工夫。

(9)(动)使真相露出;揭穿:一语道~。(形)讥讽质量等不好:一语道~。(形)讥讽质量等不好